马克思主义研究

  • 论乔纳森·休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生态辩护

    胡云皓;

    作为当代著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乔纳森·休斯坚决反对西方绿色批评者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生态指责,力图证明该理论与对环境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的理解是相互兼容的。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在人与自然因果关系的理解框架中,阐明马克思劳动过程概念的普遍性和生态依赖性;坚持政治经济学主要观点,在生产力、技术和生态环境的辩证关系研究中,论证技术生产力发展的革命性效应需要以生态良性的形式来实现;遵循共产主义基本原则,在需要三元结构的理论模型中,展现马克思以生态制约、生产发展和需要丰富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形式。这种辩护虽然存在抛弃辩证法、缺乏政治导向、轻视生产关系、夸大需要作用等理论缺憾,但仍然从思维方式、生产方式、技术创新和消费方式等方面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绿色启示。

    2022年04期 v.22;No.126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6K]

资源环境研究_环境资源法

  • 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制定规则的规范进路

    王清军;李章鸿;

    名录制定行为是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制度建构和完善的核心议题。实证研究表明,名录制定规则存在着制定主体泛化、制定依据内部结构失衡以及制定程序正当性不足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于明确名录制定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制度功能。分析发现,名录制定行为不能通过行政过程论得以判断,也不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而是一类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抽象行政行为,只能附带对其实施司法审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制度具有精准规制、共享信息等制度功能。规范进路安排方面,名录制定主体的正当性可以通过事后备案方式得以加持和补强。在明确技术依据和法律依据各自定位基础上,实现它们之间的结构均衡。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才能提升技术依据的可操作性,但仍需对地方实际实施必要的再规制。按照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正当程序要求,完善名录的制定程序。

    2022年04期 v.22;No.126 1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不依法履行职责”认定的三重维度

    谢玲;车恒科;

    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之认定贯穿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运行的全过程,而并非只存在于起诉或诉讼程序中。应从履职范围、履职期限、履职程度三个逐步递进的维度来认定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行政机关的“监督管理职责”应类型化为监督职责与具体微观的管理职责,不包含抽象宏观的管理职责;对生效行政决定的履行监督应纳入履职范围;逾期未回复检察建议应被排除在“不依法履行职责”认定的履职范围之外。履职期限分为程序性履职期限和实体性履职期限,二者在不同阶段或单独存在或同时并存,导致不同阶段的履职期限计算规则有所区别。履职程度之认定应考察行政行为与结果二要素,二者的适用存在先结果后行为的顺位,且不同阶段各有偏重。

    2022年04期 v.22;No.126 27-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7K]

资源环境研究_资源环境经济与管理

  • 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

    成金华;朱永光;徐德义;冯银;

    战略性关键矿产在能源转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碳中和进程中争夺的原材料,保障战略性关键矿产可持续供应是当前我国资源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传统的矿产资源可供性评价方法主要分为微观尺度的财务模型、地质类比法和宏观尺度的Hubbert模型。传统的评价方法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以及对数据具有高度依赖性和敏感性。在实践中,上述方法往往存在着数据获取成本高以及评价结果精度低的问题,其适用性较差。与传统的大宗矿产相比,锂、稀土、钴等典型关键矿产资源具有细、伴、精的地质特征,亟需创新可供性评价方法。首先,本文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从地质、技术、经济、环境和突发事件五个维度分为市场机制、物理机制和外生机制三个部分,指出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的重点。其次,本文分析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实践中的难点。最后,本文展望了战略性关键矿产可供性评价领域未来研究的议题。

    2022年04期 v.22;No.126 3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1K]
  • 中国“碳中和”的城市协同路径研究——基于“碳达峰”异质性的门限模型

    曲越;秦晓钰;汪惠青;夏友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氧化碳(CO_2)排放逐渐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在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的基础上,通过拓展的EKC曲线探究了中国247个城市的CO_2排放路径问题。研究表明:人均GDP对城市CO_2排放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非对称倒“U”型关系,碳达峰点后的EKC曲线趋势较缓。城市异质性研究发现:(1)能源型和重工业型城市是中国CO_2排放的主要来源,受工业结构的制约,这两类城市需要在经历两阶段碳排放不断增长的趋势之后,才能实现碳达峰目标;(2)轻工业型、技术型和服务型三类城市均在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末期实现了碳达峰目标,之后两阶段CO_2排放开始呈现递减趋势;(3)技术型城市较好地协调了经济增长和CO_2排放之间的关系,轻工业型城市维持了经济发展的低碳运行,人口集聚使服务型城市面临严峻的生活领域碳排放问题。因此,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积极探索城市间的协同路径,发挥北京和上海等城市的技术引领和辐射作用,推动轻工业城市的绿色高效发展,使能源型和重工业型城市加速完成产业转型和升级。

    2022年04期 v.22;No.126 5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 自由贸易协定环保条款促进了环境产品出口吗?——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曹翔;蔡勇;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保条款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自由贸易协定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2002—2017年中国出口到157个贸易伙伴国的环境产品层面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FTA环保条款对环境产品出口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1)FTA环保条款显著促进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规模增长;(2)FTA环保条款对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的贸易转移效应大于贸易创造效应;(3)相较于发达国家和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FTA环保条款对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在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更加明显;与可再生能源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以及环境友好型产品相比,FTA环保条款对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的促进作用主要集中在环境监测分析和评价设备这类产品。

    2022年04期 v.22;No.126 6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5K]
  • 碳市场收入的使用与管理:欧美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

    薛皓天;

    全国碳交易市场已正式启动,善用其有偿分配产生的收入对支撑碳定价、弥补碳开支等意义重大。《碳交易暂行条例草案》虽提出成立碳基金以专款专用,但我国在试点阶段多沿用专项资金管理模式。欧美主要碳市场普遍以气候减排为主要支出方向,管理模式为更具独立性的碳基金,同时也重视对碳收入波动的调节。此外,欧盟碳市场构建了完善的资金份额划分体系。而RGGI、加州等北美区域碳市场则更关注弱势群体利益,且这一趋势在碳排放不平等背景下日益受到重视。有鉴于此,我国碳市场收入的使用管理可从四方面予以完善:在碳资金划分上兼顾央地政府间和地方政府间的份额,在支出方向上向受影响的弱势群体倾斜,碳基金管理上强化多元主体的参与和监督,以及多措并举稳定碳收入。

    2022年04期 v.22;No.126 7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8K]

乡村振兴专题

  • 空间“三重奏”:乡村振兴图景与异域符号的“出场”——兼谈“土耳其阿布”VLOG的特殊性

    徐榛;王先伟;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动下,农村地理文化空间与农民主体性被重新建构。而随着自媒体的异军突起,乡村自媒体的生成与发展为中国乡村代言,也推动了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格局的转变。乡土中国从农村、镜头与身体三个不同的空间维度被呈现出来,对乡村图景的展演,将农村、生态、劳动与人文勾连起来,提高与重置了农村与农民的可见度,尤其是青年主体与异域身体符号的介入,更加凸显了乡村振兴的社会成效与当代价值。

    2022年04期 v.22;No.126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风险性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分析

    周洲;陈曦;

    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数据,考察了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风险性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采用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的研究结果表明,非农就业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可能,该结论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非农就业通过影响工资性收入、社会网络规模、互联网使用以及土地转出来提高农村家庭参与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可能性。进一步研究表明,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风险性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在金融市场和法治环境发达程度较高的地区更为显著,此外,非农就业对农村家庭风险性金融市场的参与广度有显著提升作用,而对参与深度的提升不显著。文章的研究结论对缓解农村地区金融市场“有限参与”、实现金融普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2年04期 v.22;No.126 9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 隔代照料、生产活动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诸艳霞;王皓东;朱雅丽;

    既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又照料孙辈是我国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多轮调查数据,采用排序Probit模型预测身体健康指数,构建多层线性模型,同时引入农业生产和隔代照料,分析二者对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和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得分法,构建权重变量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对农村老年人健康影响的主效应显著,即劳动强度越高越不利于健康;隔代照料对健康的影响与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相关,在劳动强度较低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业生产活动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的不利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农业生产和隔代照料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的机制,发现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主要通过改变健康行为而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隔代照料可通过调节劳动强度对健康行为、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影响,从而对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鼓励农村老年人在老龄阶段减轻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并从事适量的隔代照料或其他家庭照料,有利于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2022年04期 v.22;No.126 11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2K]

管理与经济

  • 全球变暖对中国的经济影响研究:区域与产业视角

    李文婷;段宏波;

    已有的研究在考察全球变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多从全球尺度进行分析,但这并不能很好地阐释中国的情况。此外,在研究不同区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差异时,现有工作大多基于主观的基准进行样本分割,这种处理方式由于没有从统计学的角度量化剖析当中的差异、检验差异背后的显著性,故此所提供的信息并不全面。鉴于此,本文首先利用1961—201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气候经济数据,构造了全球变暖—中国经济的经验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门槛模型,量化分析因经济水平发展不同所导致的气候敏感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全球变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显著大于其对全球整体的影响;(2)在采用不同子集进行再回归时,发现全球变暖对我国的经济影响存在着明显的时空非线性性,且临界点很可能已经过去;(3)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引发气候敏感性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可为中国区域层面应对气候变化损害的差异化策略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2022年04期 v.22;No.126 12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 消极幽默广告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品牌自信的中介作用

    陈莲芳;黄丹;

    消极幽默广告通过对自己的不足开玩笑(自嘲型幽默广告)或幽默地指出对手缺点(攻击型幽默广告)来影响受众的广告和品牌态度,迎合了当今社会化媒体下人们释压和猎奇的心理诉求,然而过往文献聚焦于积极幽默广告的品牌影响研究。对此,基于品牌似人视角,根据对话自我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人格特质一致性效应论,运用实验法探究消极幽默广告的品牌偏好效应机制,结果发现:(1)消极幽默广告对品牌偏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2)品牌自信部分中介消极幽默广告对品牌偏好的影响;(3)相对于内倾型,外倾型和中性型对攻击型幽默广告的品牌偏好更强,但内倾型和外倾型对自嘲型广告的品牌偏好并无显著差异,且均明显高于中性型。

    2022年04期 v.22;No.126 14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 下载本期数据